2022年11月2日,沈鼓集團建廠70周年重大裝備成果發布會在沈陽舉行。來自國家部委、行業協會及地方政府有關領導、行業客戶、工程設計院、科研院所代表等出席會議,共同祝賀沈鼓70年發展所取得的豐碩成果。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會長黃鸝應邀出席慶典并致辭。
黃鸝首先祝賀沈鼓集團建廠70周年,黃鸝表示,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滿懷豪情,乘著黨的二十大的東風,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重要歷史時刻,我們匯集沈陽,聽取沈鼓集團重大裝備成果的發布和慶祝沈鼓集團建廠70周年,這將會給各位參會嘉賓以更強烈地震撼和深刻地記憶。
作為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的重要參與者與親歷者,黃鸝回顧了沈鼓參與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的歷程。她回顧說,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沈鼓還是一個制造一般鼓風機和壓縮機的企業;七八十年代作為國家三大透平建設基地,沈鼓相繼引進國外多項先進技術,成功完成了消化吸收和再創新,并開始承擔國家重大工程中的重大裝備國產化項目;進入二十一世紀,沈鼓更是以自主創新為指引,不斷跟蹤國際最新技術發展,在很多項目上與國際公司同臺競技,并成為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的主要提供者。
黃鸝也表示,沈鼓取得的成績是付出巨大代價的。黃鸝為嘉賓介紹說,為保證寧煤400萬噸煤制油大型空分設備配套壓縮機的安全可靠,沈鼓投資20億元建設了營口基地,其中國內最大的也是惟一的10萬千瓦試車臺位就花了7個億;長輸管線壓縮機組聯機試車半年,光電費就花了1000多萬,都是沈鼓自己承擔;沈鼓為發展核電主泵投資7個億,建設了兩個全負荷試車臺。這種大功率全負荷試車臺的使用效率不會太高,但只要國家需要,沈鼓就勇于承擔國家責任。
黃鸝也對沈鼓未來的發展提出希望。黃鸝指出,未來的道路很長、也很艱辛。石油化工、煤化工、核電、軍工等等國家重點領域在不斷對裝備提出新的需求,而裝備國產化是國家的政治要求也是市場的必然。沈鼓唯有以70周年為新起點,自主創新、不斷突破,做到技術指標、產品水平質量和技術服務保持國際先進,才能真正立于不敗之地!